流祖、創始者:
大塚博紀(1892~1982)

流派名的由來:「武道是探求平和之道、求取和平之道」人與人相處必須重視平和之氣,「和之道」是命名的由來。

型:平安初~五段、內步進、公相君、征三、鎮東、拔塞大、慈恩、十手、鷺牌、二十四、汪輯、一百零八

流派的特徵:大塚博紀是神道揚心流柔術的修鍊者(第四代繼承人),1922 年隨船越義珍研習唐手術。因此,把沖繩空手和古流柔術合併為「和道流空手」,而且和道流另有一個「和道流柔術拳法」名稱。

技術的特徵:技術的用語也常引用柔術,並且假想敵人於四面八方、上下左右,而把身體激烈的運用著。這就是「流擋、乘機、閃過」身體的處理行使方法。

代表的站立、架式:騎馬立、半月立,騎馬立是形的原點,而所有的的站立法與首里手系的空手道有共通之處。例如和道流騎馬立的應用→半月立→縱半月立→橫半月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)




Copyright (C)2006 (by shine)